2008年2月29日 星期五

瑞士蓮松露V.S.黑色金莎。

瑞士蓮(Lindt)也是來自於瑞士的老牌糖果公司,
台灣有進口,所以大家應該不陌生。
不過對於這家巧克力公司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1998年的時候
把我很喜歡的CHIRARDELLI買了下來。
從此CHIRARDELLI不再像See's是典型的美國品牌,
不過台灣似乎由於不想要影響Lindt本身的銷售量所以沒有進口?
想一想加州其實真的是巧克力天堂啊,
名滿美國的See's和CHIRARDELLI都是在那兒誕生的。
這一款綜合松露用不著跑到舊金山,
我家旁邊的safeway或者隨便一家商店都有賣,
他出了滿多種口味的,不過最經典的還是黑白和牛奶,
重點是在外面的硬殼和裡面的夾心,
那種入口即化的精緻度和手工巧克力有得拼。
藍色包裝的是Dark,黑色是Extra Dark,
不過後來覺得甜甜的牛奶巧克力比較合我的胃口。
牛奶巧克力是下圖紅色包裝。
裡面的夾心對溫度非常敏感(奶油含量高吧),
在紐約的冰天雪地他會凍的比殼還硬,
波特蘭的陰雨綿綿氣候他的夾心是軟軟的慕思狀,
到了台灣啊,有一年冬天我帶了些回高雄,
放在室溫不要說夾心了,連外面的殼都融化了…orz
白巧克力對我來說並不屬於巧克力的一種,
不過不討厭。算是奶味很香的甜點。
他的巧克力片則是屬於甜度低的那一種(對我來說啦),
這個龐大而歷史悠久的巧克力公司還有太多產品沒嘗試過,
從大部分五星級酒店的巧克力甜點都選用瑞士蓮當原料來看的話,
他的品質應該是非常符合大眾口味而討喜的。
順帶提一下FREEERO這家義大利出生,
在美國發揚光大的巧克力公司。
關於這家公司的榛果巧克力產品有個小歷史,
二戰的時候義大利可可豆短缺,於是Pietro Ferrero(FERRERO老闆)
便用榛果取代可可豆,做出了金莎巧克力的內餡,
同時也是有名的榛子抹醬Nutella(台灣有人叫它金莎醬是不是?)。
另外這種黑色金莎不知道台灣引進了沒有,
我個人覺得比金色金莎好吃,熱量也硬生生砍了三分之一,
裡面沒了nut,用硬一點的黑巧克力取代,
外面包裹的也不是碎榛子,是可可削。
和金色金莎比起來苦了點,香味卻有深度很多。
(用日本話來說:比較大人口味啦。)
另外順便介紹最近買的奶油杏仁焦糖,
也是美國的老牌子:Brown & Haley
這東西的味道非常經典(奶油和杏仁和焦糖…),
老是讓我想到很小的時候過年會吃的糖果。
口味偏甜,咬起來脆脆的,
奶油和焦糖的味道融化在嘴巴裡,
還真的是肥到深處無怨尤啊。

See's Famous Old Time Candies® 。

See's cadies,在美國人心中,就是阿甘正傳裡面的典型美國文化,
甜到深處無怨尤,其實有一些食物背後代表的意義,
真的不只是食物本身,好不好吃那樣簡單。
創立於1921年的See's,正如他包裝上面老婆婆的圖案,
會令很多道地的中年美國人,深深懷念起往昔的美好時光。
它變成一種文化,之於我莫約就像台灣的紅豆餅一樣吧,
只有固定在某個地方,會和某些特定的人一起吃。
舌頭的記憶其實是很錯綜複雜的,一如所有所有的感官: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嚐到什麼口味。」
這句話不只建構了那時候召喚出廣大美國人民愛國意識的阿甘精神,
同時也變成一種象徵,不管你走到哪裡,
把什麼地方當做家,有一些東西,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See's Candies給我很強烈這樣的感覺。
上圖這一盒是杏仁巧克力(Dark and Milk with Almond),
秤重量計價,莫約10 ouce左右$10.95。
我很喜歡某個人形容的:
「不管你喜歡的是香得深邃的黑巧克力,
或是甜的發膩的牛奶巧克力,你不能抗拒的是杏仁巧克力。」
世界上有幾種東西加在一起是有加乘效果的,
杏仁和巧克力是其中一組。
至於甜度?當然甜啊。不甜就不叫做甜點了。
只是他們的甜是有加上舒服天然可可香味的那一種,
絕對不像某H牌全系列全都是假的人工香料和死板的甜度。
另外除了巧克力本身,
美國See's store給我的第一個印像是:「非常友善」,
微微笑著的豐滿老婆婆或者彬彬有禮的紳士,
穿著制服在滿室糖果馨香裡遞來sample,友善地介紹
或詢問今天你想要些什麼。
企業形象就這樣被建立起來了,和驕傲冷漠的Godiva不同,
去買See's巧克力本身就是一種甜蜜的事情,價錢更是絕對可親,
於是逛街逛累了人們很習慣的就會晃近See's Store裡,
偷得一時半刻的甜蜜。

講到See's就不能不順便一提前些日子吃掉的Macy's巧克力,
是美國人都很熟稔的梅西百貨自有品牌,
同樣也是甜蜜蜜,像在挑戰感官極限一樣,
只是「新鮮度」很難抓了。幸運點的話可以買到剛做好的,
不幸的話就如同圖中這一盒,有種很有趣的「陳年」感,
雖然還沒過期,可是巧克力這種東西,新鮮的一定比較好吃。
在See's可以自己選擇裝什麼進盒子裡,於新鮮度這一點來說,
佔了許多的優勢。

2008年2月27日 星期三

Greek dinner@Greek Cusina

星期三的夜,去了這個term最後一個event,
Greek Cusina舉辦的Greek Dinner。
這裡現在的天氣應該和台北差不多,
15度左右。試著不要穿大衣出門,
發現受的住,春天到了,該把身上囤積的脂肪也脫一脫了,
這樣下去我會越來越討厭自己的…。
(結果還是跑去吃了一堆油膩膩的Greek Dinner。orz)
從Broadway走到Washington street,看到大璋魚的地方就是。
IELP學生是free的,訪客$20/per,
基本上是以buffet的方式呈現。有一些有趣的活動,
燈光和氣氛都還不錯。
食物,據同一桌的希臘人說,
這是百分之一百正統希臘菜。
可是我對地中海的食物實在沒研究,
沙拉的sauce是用優格,大蒜和小黃瓜調的,
很有特色。兩種素食千層派吃起來也很好玩,
油了些。

有些朋友唸完這個term就要走了,
所以吃完晚餐幾乎變成餞別大會。
除了希臘風肚皮舞之外還有一些好玩的活動,
比如說「摔盤子」。那時候很累了所以沒照片,
不過就是盤子當飛盤往沒有人的地方丟,
聽到砸碎的聲音據說可以消除壓力。XDDD
在這裡正式介紹我在PSU超好的朋友,
同時也是我大部分照片的攝影師Freda,
她唸完這個term就要回去了,我會很想念她的。
最後補一張看起來像醉鬼的照片。XDDD


2008年2月24日 星期日

非裔美國之夜。


春天到了學校的第一個活動是非裔美國之夜,
說是活動,只辦得還真是陽春,
重點是靈魂音樂和詩文朗讀,很奇怪的是,
怎麼到現在他們還在強調「自由」呀。XDD
除了我們五個人,在路上遇到的Jack先生也一起進來玩了,
遇到他真好,這樣Jessica她們回家的司機就有著落了。
(開玩笑的啦 XDDD)
這已經不是給international students舉辦的活動了,
是以少了一點刻意的友善氣氛。
表演非常冗長,感覺雖然沒經過特別彩排,
但依舊可以感受到這個民族在美國的文化特色。
今天的soul dinner。(反正他們什麼東西都要加個靈魂。XDD)
我知道炸雞真的是非洲傳來美國的,
不過對於其他倒是沒特別研究。熱量很高,口味很重,
如果這就是所謂的soul food,
我得說靈魂食物真的對實體body不好呀。XDDD

好玩的洗髮精廣告。

其實這廣告我大學時代就看過,
剛剛又有人轉寄,不知道為啥,
突然想到我們家Jessica。

還真的有一點點像………

Another perfect potluck @ Freda's place

I gonna say it's really great to know Freda who bring
so many wonderful activities to my life in Portland..
We have spent many happy evenings with her and her
host family....Claire and Russ are such great hosts
who lead us into the American style social contact,
we met many friendly people there as well as in FOCUS...
Therefore,I have to claim that no matter where I go in the future
"For me, you guys are all evermore a part of Portland,
a part of this lovely city".
Philip, the doctor of OHSU, just told me that it's quite easy
to enter the medical school in US...Therefore I am thinking about
to change my major and keep my dream of become a doctor...
(Hey, don't be nervous!I just think of it!)
The cakes were made by Freda,
they are really excellent!

Yeah, Mark just hung the poor little boy and
every time I wanna take a serious pic with the hosts,
there gonna be others who have their hand in! IoI
There were two lovely families here tonight and I met
a new Japanese friend named "Yoshiki",
she said she would left her Kimono to me as
she finish the classes here.XDD
The foods are...well...as wonderful as before,
Joyce made her specials again!(fried vegetables)
We played some games after the dinner just as usual,
...but,why I lost all the games?lol..
at any rate, it's still such a lovely evening with you guys,
Thank you for Claire and Russ and everyone there tonight!

2008年2月23日 星期六

Benefit benetint 紅粉菲菲。

小時候在韓國姥姥家,他們會把某種花瓣搗成汁,
敷在手指上染色,那種花瓣的氣味,
就好比姥姥家裡永遠縈繞不去的新布匹有機溶劑的氣味一樣,
建構出那一方小小地異國童年歲月記憶。
崇尚自然風的我對化妝品沒有興趣,
這一種號稱是用純粹玫瑰翠取出顏色的腮紅液,
卻讓人遠遠想到小時候的遊戲,
他的氣味是很舒服的玫瑰,和花瓣泥的植物腥氣完全不同,
他有個很美的名字:紅粉菲菲
(也就是美國品牌Benefit的當家花旦:benetint)
其實剛開始玩得時候很難控制,不小心下手太重會滿頰通紅,
過年那天Tom還問我是不是要去跳舞。orz…
後來慢慢比較會抓時間和用量。很奇怪的是同樣是中國人,
來自台灣島的我們就是沒有那種天生的兩頰嫣紅,
(Jessica總是說吃羊肉就有天然腮紅了,可是我討厭羊肉!)
不過想想把花汁抹在臉上充好氣色,也是很浪漫的事情不是?
(只有Edward那個不解風情的笨蛋說這讓他想到紅藥水。)

其實美國這裡腮紅液的選擇不多,除了Benefit目前只看到
Revlon出的Just Bitten,(名字也超可愛,"咬我吧"XDD)
他本來應該是口紅液,可是我不需要口紅,
天生不喜歡那種一看就被破解的妝,
其實這種東西就是要做到渾然天成似有若無才是王道咩。
比起benetint,Just Bitten要顯色太多了,
一點點就有十個小時都不掉的顏色。(讓我有點擔心成分)
另外它的香味比較人工,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配合名字的關係,是很甜的水果味。
排斥調色盤般在臉上做文章,可是那種渾然天成的血色,
就像天氣太熱或剛跑完操場的雙頰通紅,
在我來說是很可愛也很能夠接受的。

2008年2月22日 星期五

星期五晚上的意義。

前兩天晚歸在宿舍門上發現papa的紙條和餅乾,
他說「enjoy the cookies and call me back,
I have a special valentine for you,see you at FOCUS」。
情人節已經過了一個星期,吃掉的巧克力也增肥不少,
最近俗事繁忙所以也沒去注意,anyway今天
還是去了FOCUS。過去幾個月,
忙完一個禮拜我們會把去FOCUS聚會當作一週的收尾。
這學期兵荒馬亂,發現連自己也有一搭沒一搭的懶了,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總覺得Papa好像憔悴了不少。

其實這兩個月來身體一直不是很好,
主要是過敏,皮膚過敏完了換氣管,血氣太虛,
手腳冰冷一直沒解決,
不知道是身體影響心理還是心理影響身體,
惡性循環呀居然還沒有好。承擔一些巨大的壓力也就算了,
這個學校三步五時還會丟幾個麻煩事情給我,
其實一個人在外面生活還是有一些tuogh的部分存在的。
其實我是在認識Edward之後才發現朋友很重要,
那傢伙好像沒幾個台灣朋友,叫他去教堂他又不肯。
在台灣的時候我並不是個喜歡認識新朋友的人,
不過到了別人的土地,說一樣語言的都是自己人了,
後來發現交朋友很簡單,只要「記得笑」就行了。

在FOCUS裡認識的朋友都挺棒的,也說不上來為什麼,
就是和課堂或者其他地方認識的人不同。
只能說是一種氣質吧,算一算我也快要離開這個地方了,
不知道下一站有沒有類似的團體或聚會,
隻身在外朋友實在是不可或缺的。

2008年2月21日 星期四

從學生餐廳裡的Noah's bagel聊Bagel。

其實我對Bagel有種特別的記憶,莫約是赴美之前,
和某人半夜在仁愛路上NY Bagel聊了通宵的緣故。
以至於後來每次看到這種圓圓的水煮的猶太食物,
就忍不住想起那個夜裡的咖啡香來。
在台北唸書的那幾年,地下室的學生餐廳供應的評價早餐,
$60有蛋沙拉Bagel和熱紅茶。我知道他們的Bagel用的是好市多的,
台灣不清楚,在美西,Costco的Bagel是Noah's技術傳承製作的。
也就是說他們的Bagel烤之前是用蒸的,不是水煮,
是以維持了比較脆一點的口感,這點和東岸有很大的不同。
在美國東岸,Bagel的正統性可以說是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文化,
一如原始的麵團裡不得放任何多餘材料,水煮的時間等等,
都是有一定的規程在控制。
這家源自於柏客來Noah's Bagel,則是典型的西岸風,
原始麵團裡放了奶粉和其他香料,
口感脆,少了水分,和東岸比之下好不好吃自然見仁見智,
我自己,還是喜歡紐約風,那種硬中帶軟的剪不斷理還亂。
學生餐廳裡連Bagel的價錢都偏貴,
點好餐之後她會寫下妳的名字,唱名取餐。
我點了洋蔥Bagel和大蒜cream cheese,
烤酥的口感,呀,實在是偏乾呀,
調味很棒,可就是覺得Bagel該有濕潤濕潤的感覺,
不知道不要烤過會不會好一點。
提到NY Bagel,不免翻出以前在紐約H&H Bagel遊玩的照片,
NY Bagel號稱他們的Bagel是H&H直送的。
號稱是一回事,吃起來有很大很大的不同,
不知道是不是空運影響了品質的緣故。
翻到那天曼哈頓行的資料夾裡夾著Paul的照片,
那時候他還是Queen's college CS大學部的學生吧。
後來峰迴路轉物換星移,
人家現在在紐約自給自足過得可好呢。
長大以後的朋友好像一直來來去去的,
我們認識多久了?第十四個年頭了吧?
那年一起背論語的小孩們,
現在在美國的不知道有幾個?
不管如何,都要努力過得很好噢!

2008年2月20日 星期三

一個人的下午@the cheesecake factory

今天,有點事情一個人到Washington square去,
不知不覺下午五點多,天還是亮的,
這兩天的陽光燦爛到像在宣告前幾個月的陰雨綿綿是假的一樣,
坐在the cheesecake factory窗口邊的位置
點了bar menu上的沙拉和黑咖啡,
店裡人不多,安安靜靜地很不像這家店的風格,
等餐的空檔我拿著手上的學校資料開始看。
其實整個square都是禁止拍照的,
之前我生日姊妹們也是挑這間以起司蛋糕著名的店慶生,
結果什麼照片都沒有留下。
那一陣子可是大雨下得昏天暗地呀,隔了一個半月在同樣地方,
發現短短一個半月還發生了真多事情,
難怪我的壓力會大到影響到身體狀況。

我忘了這沙拉叫什麼名字了,藍起司培根dress很好吃,
不過吃完整盤冷餐其實身體會覺得冷。
很喜歡他們的黑麵包,吃完可以續,但通常都吃不完的。
另外,到最後寫帳單的時候真的很傷腦筋,
這道沙拉set的原始費用是$2.95,
這種狀況下小費要怎麼給呢?照比例寫非常難看,
給多一點都快超過原始費用了。不知道這種所謂
happy hour的小費有沒有特別規矩,知道的人告知一下吧。

2008年2月19日 星期二

情人節吞掉的巧克力。

這幾年,大概是年紀的關係吧,對於甜食的要求有改變。
小時候怕甜,總覺得甜點只要不太甜,就是好吃。
巧克力喜歡黑的,越純越好,從60%吃到99%,
苦到舌根發麻還是覺得好香。現在年紀大了想開了,
甜點,就是要甜呀,對不?
See's的巧克力以前吃到會大罵和Snicker一樣沒深度的,
現在卻覺得很幸福,「花生,軟焦糖,和牛奶巧克力」,
甜味和香味逼到一個極限,豐富的味覺刺激讓人想閉上眼睛,
任是低俗也動人呀。不過這個情人節吞掉的四盒巧克力,
只有Moonstruck是US本地品牌(而且,他不偏甜),
Godiva和Neuhaus都是來自於比利時。
Godiva:
抱歉連銀鍊也順便入鏡了,同樣16顆裝的這次吃掉兩盒。
Godiva的東西在台灣貴到離譜,
在台北生活的時候我自己是絕對不會去買的。
(很多日韓系的巧克力都很合亞洲口味,在台灣買很容易,
自己當零食吃實在沒必要去擠比利時的牌子。)
但是品牌有品牌的價值存在,
他確保了趁新鮮吃你絕對不會有「難吃」的感覺,
(個人難吃感覺的舉例:HersheXX全系列,
這牌子的巧克力怎麼做怎麼假。)
就連我不怎麼喜歡甜酒巧克力,Godiva也做到
「減一分則酒味太烈,增一分則太甜」的剛剛好程度,
於是乎32顆讓我在大血崩的這兩天一次嗑光了。
(不見得每顆都出色,只是都不難吃)
Neuhaus:
得抱怨一下我拿到的2008情人節紅心鐵盒
美國版裡面的內容「不新鮮」。
(別問我怎麼知道新不新鮮,
手工巧克力比較過幾次就知道了。)
真是太枉費之前對他片裝巧克力的美好印象,
這一盒每一顆吃起來都超痛苦。
既然表現失常就不多作評論了,跳到一定新鮮的Portland本地品牌
Moonstruck:
也是情人節限定的鐵盒
包含六種口味。(Dark Chocolate, Milk Chocolate,
Ivory Chocolate, Dark Chocolate with Espresso,
Dark Chocolate with Chile, Mayan Bar.)
Moonstruck就真的不確定台灣有沒有了,
連美國都只在OR本地和少少幾個州有分店。
他引起我注意的第一個理由是因為:他價錢偏高
人家同樣是Native的手工牌子See's可是一磅只賣15塊,
他卻敢定價超過Godiva。
其實不管是什麼東西,大部分起源於美國西岸的名牌文化
給人的感覺都是很「平易近人」的(當然有例外,通人勿苛)。
是以引起我一探究竟的興趣。
幾次下來其實發現他的「巧克力品質不錯,
但製作技術則是okay的程度而已」,
於是乎他的片狀巧克力會比花式巧克力好吃很多。
(花式巧克力的照片呢?因為每次都是去晃
Pioneer place時買個幾顆吃,所以沒照片 冏)
價錢也便宜好些,他的Dark Chocolate with Chile非常有特色,
如果來portlan玩晃的話會是個主題鮮明可以買回去的禮物。
(100% made in Oregon噢!)